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的破坏
引用本文:朱 光,胡召齐,陈 印,牛漫兰,谢成龙. 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的破坏[J]. 地质通报, 2008, 27(10).
作者姓名:朱光  胡召齐  陈印  牛漫兰  谢成龙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郯庐断裂带周围在华北克拉通破坏中的浅部响应与数值模拟研究》(编号:90714004)、面上项目《郯庐断裂带南段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中的浅部响应与深部过程》(编号:40672131)资助
摘    要:在晚侏罗世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之初出现了区域性隆起,全区缺失上侏罗统沉积。在早白垩世早期,出现了区域性的伸展活动,断陷盆地形成,克拉通南、北缘伸展活动最强,北部燕山构造带以出现变质核杂岩为特征,南部出现宽裂谷型盆地。早白垩世中期华北克拉通东部普遍出现了火山活动与岩浆侵入。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上以出现窄裂谷型盆地为特征,沿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断陷活动最强。这些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揭示,经历地表抬升后,克拉通破坏之初的岩石圈热而弱,从而形成变质核杂岩或宽裂谷型盆地。这期间的破坏强度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受控于早期岩石圈地幔的结构。经过早白垩世中期的大量岩浆活动之后,早白垩世晚期克拉通岩石圈温度降低、强度变大,从而利用早期大型断裂构造形成窄裂谷型盆地。这现象支持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的岩石圈减薄是以逐渐拆沉机制为主。

关 键 词:华北克拉通东部  郯庐断裂带  伸展盆地  克拉通破坏  岩石圈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