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田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分析 |
| |
引用本文: | 朱伟鹏, 宋公社, 陈强, 周安朝. 2020. 西山煤田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分析. 西北地质, 53(4): 20-33. doi: 10.19751/j.cnki.61-1149/p.2020.04.003 |
| |
作者姓名: | 朱伟鹏 宋公社 陈强 周安朝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3.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8;;; 4.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5. 太原理工大学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 太原 03002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2017YFB0603101) |
| |
摘 要: | 通过解译钻孔岩心数据对西山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进行分析,识别出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及若干沉积亚环境和微环境类型。晚石炭世本溪组沉积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澙湖-潮坪沉积体系;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障壁岛-澙湖-潮坪沉积体系。早二叠世山西组沉积期开始,西山煤田地区发生区域性海退,开始发育以浅水三角洲为典型特征的沉积体系。区域沉积环境由早期的陆表海到中期的海陆过渡,晚期演化为河控三角洲。聚煤作用发生于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期,澙湖、潮坪和三角洲平原是最为有利的聚煤场所。太原组煤层产于澙湖-潮坪,砂岩厚的区域则煤层厚;而山西组煤层产于三角洲平原,泥岩厚的区域则煤层厚。
|
关 键 词: | 西山煤田 石炭—二叠纪 岩相古地理演化 |
收稿时间: | 2020-02-15 |
修稿时间: | 2020-07-25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