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阿尔金造山带南缘晚奥陶世赞岐质闪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姓名:曾忠诚  洪增林  边小卫  陈宁  张若愚  李琦
作者单位:1.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82.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723.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陕西 西安 7100544.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科学技术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80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81901)
摘    要:本文以阿尔金造山带南缘出露的高镁赞岐质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工作、显微岩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成因类型和源区性质,限定了阿尔金造山带构造演化格架。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45±3) Ma,属晚奥陶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闪长岩Al2O3含量为15.11%~16.19%,且具有高MgO(3.93%~5.29%)和K2O(1.68%~2.67%)含量的特征,属于高镁钙碱性准铝质岩石;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r(29.3×10-6~140×10-6)、Ni(27.1×10-6~43.5×10-6)、Ba(606×10-6~936×10-6)、Sr(513×10-6~734×10-6)和Y(26.4×10-6~31.1×10-6)含量,与典型的高镁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稀土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闪长岩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和K),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i和Zr),表现出与俯冲带环境岩浆岩相似的性质;高Ti/Zr比值(48~60)与Mg#(46.74~53.06)、高Cr(29.3×10-6~140×10-6)与高Ni(27.1×10-6~43.5×10-6)含量等暗示闪长岩岩浆源区来自遭受俯冲组分交代过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石成因分析表明,阿尔金造山带南缘晚奥陶世高镁赞岐质闪长岩是后碰撞构造环境下俯冲板片断离诱发地幔楔发生减压熔融而形成,代表了早古生代最强烈的区域性幔源基性岩浆侵入事件。

关 键 词:南阿尔金造山带  晚奥陶世  高镁赞岐岩质闪长岩  后碰撞构造环境  幔源基性岩浆  
收稿时间:2020-11-02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