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单籽豆属(Podocarpium)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引用本文:王雪莲, 苗运法, 牛改红, 周莹莹, 杨永恒, 张腾, 赵永涛, 孟庆泉, 宋春晖, 张扬.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单籽豆属(Podocarpium)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24, 44(6): 1482-1494.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4.06.02
作者姓名:王雪莲  苗运法  牛改红  周莹莹  杨永恒  张腾  赵永涛  孟庆泉  宋春晖  张扬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4.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2202029和422711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批准号: 42161144012)、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批准号: 2019QZKK070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交叉团队"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批准号: xbzg-zdsys-202204)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24JRRA087)共同资助
摘    要: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已经灭绝的一类豆科植物, 也是新生代地层中广泛出现的类群。该属在欧亚大陆中有着丰富的化石记录, 但由于缺乏重点区域以及关键时间点的化石证据, 限制了对其演化与分布历史的认识。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瑙格剖面2100 m处的中新世地层中的单籽豆属为研究对象, 结合新生代以来的全球化石记录, 综合概述了该属的生物地理历史, 并依据青藏高原地区的具有准确年代控制的化石记录探讨了环境变化对单籽豆属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依据柴达木盆地中中新世晚期新标本枝叶和荚果的形态比较, 将其定为柄豆荚(Podocarpium podocarpum); 2)依据已知的青藏高原化石记录表明, 单籽豆属在中新世时期的分异度最高且分布特征与全球具有同步性, 同时支持了该属通过低纬度路径扩散和传播的可能性; 3)全球范围内的干旱和降温可能不是导致单籽豆属分布区范围缩小的主要原因, 中新世之后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地形进一步抬升通过改变降水模式促进了该属在亚洲内陆地区分范围的收缩。




关 键 词:中新世   单籽豆属   生物地理学   柴达木盆地
收稿时间:2024-09-02
修稿时间:2024-10-05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