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密集台阵背景噪声成像揭示郯庐断裂带潍坊段地壳浅层速度结构及变形特征
引用本文:靳佳琪, 罗松, 姚华建, 田晓峰. 2023. 密集台阵背景噪声成像揭示郯庐断裂带潍坊段地壳浅层速度结构及变形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66(2): 558-575, doi: 10.6038/cjg2022P0934
作者姓名:靳佳琪  罗松  姚华建  田晓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安徽蒙城 230026;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3
基金项目: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2125401,42004031,41774071)资助;
摘    要: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一条走滑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大地震,而潍坊段(沂沭断裂带北部)有历史记录的地震较少,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尚不清楚.因此,研究潍坊段地壳浅层精细结构,将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模型,同时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郯庐断裂带潍坊段的动力学过程.我们利用302个短周期流动台站组成的密集台阵在2017年8—10月期间记录的垂向分量连续背景噪声数据,通过预处理、计算噪声互相关函数、手动提取频散曲线并进行质量控制,共得到17614条0.6~6 s周期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然后基于面波直接成像法反演了该区域地下0~7.5 km的三维各向同性和方位各向异性横波速度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断裂带东边界条带状低速异常从近地表延续至地下4 km深度,表现出明显的高低速异常过渡的构造边界特征.地壳浅部的速度结构与地表构造单元一致性较好,其中凹陷区和隆起区分别显示低速和高速异常.0~4 km深度的快波方向主要为NNE向和NE向,且集中分布在低速异常区,可能与断裂带的左旋走滑有关.4~7.5 km深度,研究区出现大范围的NEE向和近EW向快波方向,可能与白垩世地壳NWW-SEE向伸展变形和现今华北地区最大主压应力场(NEE-SWW向和近EW向)的共同作用有关.潍坊凹陷处0~4 km呈现特殊的环绕凹陷边界的"圆环状"快波方向,可能与新生代岩浆活动形成的熔岩沿凹陷边界溢流和断裂带受EW向挤压作用而发生右行平移有关.


关 键 词:郯庐断裂带  沂沭断裂带  背景噪声成像  地壳浅层结构  方位各向异性  变形
收稿时间:2021-12-12
修稿时间:2022-06-1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