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层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的因素——冀中坳陷与塔里木盆地实例讨论 |
| |
引用本文: | 徐志强, 陈永武, 熊明. 影响深层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的因素——冀中坳陷与塔里木盆地实例讨论[J].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02-105. |
| |
作者姓名: | 徐志强 陈永武 熊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区勘探事业部,北京 100083 |
| |
摘 要: |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深层作为新的油气勘探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层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被溶解物质往往是碎屑岩原始沉积的骨架颗粒和早期化学胶结物。塔里木三叠系砂(砾)岩以岩屑砂岩为主,其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为5~35%;冀中下第三系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并含有丰富的碳酸盐胶结物(3~35%);这些物质为晚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冀中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当埋深大于3500m时,实测岩心孔隙度最大值小于20%;渗透率最大值小于100×10-3μm2;大多数砂层的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0×10-3μm2;单井日产液量不足100吨。而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在埋深5000m时仍具有孔隙度最高值大于20%、渗透率最高值大于1000×10-3μm2的储集条件;单井产油量达到日喷油大于500吨,天然气大于1万立方米。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地区深层碎屑岩储集条件分析认为两地古今地温场的差异是影响深部碎屑岩成岩作用的主要因素;多套烃源岩层系热演化时间跨度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深部储层储集能力。
|
关 键 词: | 碎屑岩储层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冀中坳陷 塔里木盆地 |
收稿时间: | 1997-03-31 |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