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南京一次雷暴电荷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丁鹏飞 寇正 邱实 韩月琪 王迎强 高维琦

丁鹏飞, 寇正, 邱实, 韩月琪, 王迎强, 高维琦. 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南京一次雷暴电荷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6, (1): 125-136.
引用本文: 丁鹏飞, 寇正, 邱实, 韩月琪, 王迎强, 高维琦. 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南京一次雷暴电荷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6, (1): 125-136.

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南京一次雷暴电荷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 摘要: 利用三维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eso-NH中的六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采用理想场模拟南京地区雷暴云不同阶段的电荷结构特征,重点分析了雷暴云发展期雪、霰电荷密度对电荷结构的影响,并将成熟期的电荷结构与观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在雷暴云发展期,电荷分布在上升气流内且高度较高,TAKAH方案为反偶极结构,GARDI方案为三极结构,SAUN、BSMP为反三极结构,SAP98方案为正偶极结构,HELFA方案呈多层结构。在成熟期,电荷分布高度降低,有正负电荷共存区产生。模拟结果中,雪与霰是主要的荷电载体,荷电量及极性与方案有关。雪的电荷密度对云顶的电荷密度影响较大,霰的电荷密度对中下层的电荷密度影响较大。成熟期的电荷结构与VHF宽带干涉仪和雷声联合定位结果对比,SAP98方案模拟结果更符合该次雷暴云电荷结构。

     

  • 期刊类型引用(4)

    1. 田济扬,刘荣华,李锐,刘含影. 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技术在山洪灾害防御中的应用与展望. 中国防汛抗旱. 2020(Z1): 54-57+112 . 百度学术
    2. 张永,谢连科,臧玉魏,马新刚,张国英. 变电站通信设备电磁环境参数测量分析. 电子设计工程. 2019(08): 161-165 . 百度学术
    3. 谭天,肖辉,孙跃,侯团结,冯亮,闻光,周筠珺. 北京地区雷暴云微物理结构数值模拟及其与双偏振雷达观测对比.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04): 409-418 . 百度学术
    4. 高维琦,寇正,韩月琪,王迎强,丁鹏飞. 温湿层结对雷暴云起电过程及闪电活动的影响.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123-13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72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892
  • 被引次数: 5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