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相山铀矿田红卫-沙洲岩体~(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胡志华,林锦荣,王勇剑,王峰,庞雅庆,高飞.相山铀矿田红卫-沙洲岩体~(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铀矿地质,2018(2).
作者姓名:胡志华  林锦荣  王勇剑  王峰  庞雅庆  高飞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    要:应用~(40)Ar-~(39)Ar阶段升温法测年技术,笔者对相山铀矿田北部成矿带重要的赋矿岩体——红卫-沙洲似斑状花岗岩不同程度的矿化蚀变岩石进行对比研究,恢复了该岩体的热演化历史,从而也限定了该成矿带的碱性热液成矿时代。研究发现,红卫-沙洲岩体在岩浆侵位、冷却后,局部经历了碱性成矿热液活动和酸性成矿热液活动热事件;岩体在130.54±0.84Ma时冷却固结,在123.90Ma时开始经历碱性成矿热液活动,并持续至114.84±1.19Ma左右,形成早阶段的碱交代型铀矿化,之后还经历了酸性成矿热液活动。最终可以限定,相山矿田北部碱交代型铀矿的成矿年龄为123.90~114.84Ma。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