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郑州地区周代农作物资源利用研究:以荥阳官庄为例
引用本文:唐丽雅,郑越,朱津,田洁,郜向平,韩国河.郑州地区周代农作物资源利用研究:以荥阳官庄为例[J].第四纪研究,2022,42(1):129-143.
作者姓名:唐丽雅  郑越  朱津  田洁  郜向平  韩国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27,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7CKG024)资助;
摘    要: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即史前时期传入中国的小麦冲击了粟类作物的主导地位,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中原地区进行农业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环嵩山地区是中原的腹地,对官庄遗址的浮选研究丰富了这一地区植物利用的资料。官庄遗址(34°51′06″N,113°22′28″E)是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的一处周代遗址,该遗址共进行过两次浮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1-2012年度第二次浮选所得样本,发掘共获得82份浮选土样,其中包含53个"大单位"的土样,采集土样总量共872 L,主要来自地层、房址、灰坑、井、火膛和陶器内填土,浮选过程使用塑料小水桶和80目标准分样筛。本次浮选获得炭化植物种子10509粒,出土农作物包括粟、黍、小麦、大豆、豇豆属植物和大麻,非农作物种类丰富,多达25种。将官庄与其他周代遗址相比,两次浮选显示官庄遗址虽然一直维持着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传统,但农业生产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似与两周时期全国农业经济的时代特点有所差异。两周时期,小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位几乎与粟不相上下,黍似乎已成为一种次要的旱地作物,但官庄遗址小麦的出土概率始终未高于粟,在春秋中期以后则出现了黍的出土概率反而大于小麦的现象,这可能受到了冷干气候、政治局势动荡或遗址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官庄先民似不喜食稻米,一方面大概是由于冷干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能是周朝统治阶层饮食习惯的制约。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前,藜科和豆科植物应是中国家畜饲料的主要来源;丝绸之路开通后,苜蓿作为优良饲料传入中国,饲料的获取方式、饲料种类、家畜的饲养水平、肉类资源的供应、农田土壤的改良都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对官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分析不仅深化了对该地周代农业经济的研究,更为探讨两周之际到战国早期郑州地区周代植物利用提供了珍贵资料。

关 键 词:郑州地区  周代  农作物  官庄遗址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CROPS IN ZHOU DYNASTY IN THE ZHENGZHOU REGION:A CASE FROM GUANZHUANG SITE,XINGYANG
TANG Liya,ZHENG Yue,ZHU Jin,TIAN Jie,GAO Xiangping,HAN Guohe.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CROPS IN ZHOU DYNASTY IN THE ZHENGZHOU REGION:A CASE FROM GUANZHUANG SITE,XINGYANG[J].Quaternary Sciences,2022,42(1):129-143.
Authors:TANG Liya  ZHENG Yue  ZHU Jin  TIAN Jie  GAO Xiangping  HAN Guohe
Institution:(School of Culture Heritage,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Shaanxi;School of Histor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Henan)
Abstract:
Keywords:the Zhengzhou region  Zhou Dynasty  crops  the Guanzhuang sit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