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高压榴辉岩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引用本文:高长贵,刘勇胜,宗克清,陈海红,胡兆初.超高压榴辉岩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球科学,2008,33(4).
作者姓名:高长贵  刘勇胜  宗克清  陈海红  胡兆初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摘    要:利用LA-ICP-MS对CCSD-MH超高压榴辉岩中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组成分析.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Nb和Ta含量主要受全岩Nb、Ta和TiO2含量控制,Zr、Hf含量比较稳定基本不受全岩含量影响.粒间金红石中,同一颗粒金红石核部Zr含量系统高于边部,而边部则出现了明显的Pb和Sr富集特征.CCSD-MH榴辉岩中金红石与全岩的Nb/Ta比值呈现明显的不一致性.全岩Nb/Ta比值明显低于金红石且与全岩TiO2含量负相关,而金红石的Nb/Ta比值与全岩Nb、Ta含量和Nb/Ta比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金红石和全岩之间非完全耦合的Nb/Ta组成表明,金红石并非形成于原岩的结晶过程中而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尽管金红石是榴辉岩中Nb、Ta含量的主要载体矿物,但金红石的Nb/Ta比值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全岩的特征,而与全岩Nb、Ta和TiO2的含量有关.粒间金红石核部Zr含量所记录的温度与粒径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反映金红石中的Zr在其形成后没有封闭.粒间金红石所表现出的明显的边部富集Pb和Sr的特征,反映了后期流体活动对金红石组成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金红石中Zr在高温下的扩散作用和后期流体活动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这可能是利用金红石Zr含量地质温度计计算的苏鲁-大别榴辉岩变质温度(598~827℃)偏低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CCSD-MH  榴辉岩  金红石  微量元素  Nb/Ta比值

Distributions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in Rutile from 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s
GAO Chang-gui,LIU Yong-sheng,ZONG Ke-qing,CHEN Hai-hong,HU Zhao-chu.Distributions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in Rutile from 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s[J].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8,33(4).
Authors:GAO Chang-gui  LIU Yong-sheng  ZONG Ke-qing  CHEN Hai-hong  HU Zhao-chu
Abstract:
Keywords:CCSD-MH  eclogite  rutile  trace element  Nb/Ta ratio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