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洞庭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介形虫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引用本文:郝诒纯,阮培华,廖颜军.洞庭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介形虫动物群及其地层意义[J].地球科学,1984(3).
作者姓名:郝诒纯  阮培华  廖颜军
作者单位: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郝诒纯,阮培华),地质矿产部第五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大队(廖颜军)
摘    要:一、前言 洞庭盆地位于湖南省北部,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是湖南中新生代最大的陆相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其中白垩—早第三纪沉积发育,厚六千多米。 解放以后有不少单位对洞庭盆地白垩、第三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尤其最近十多年来,在石油普查与探勘工作中发现了比较丰富的介形虫及其它门类的化石,对于了解洞庭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的发展、演变,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文中所使用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均由地质矿产部第五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大队提供,图像由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电镜室、照相宝摄制,谨致谢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