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皖南山区阳台古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吴泊人,游昆骏,潘国林,巨能攀,赵建军.皖南山区阳台古滑坡形成机制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3,21(2):304-310.
作者姓名:吴泊人  游昆骏  潘国林  巨能攀  赵建军
作者单位:1.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合肥 230001;
摘    要:陡倾层状岩质斜坡易产生倾倒变形,在山区可见大量由倾倒变形发展形成的大型滑坡,研究其形成机制对于正确评价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皖南山区阳台滑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二维离散元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阳台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阳台古滑坡的形成包括河流下切岩体卸荷回弹、倾倒变形逐步发展、滑面发展整体破坏、堆积体次级变形4个阶段。这类滑坡的防治应重点控制滑坡前缘的变形,并做好截排水工作。

关 键 词:古滑坡    倾倒变形    形成机制    数值模拟
收稿时间:2012-10-20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