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天山星星峡缝合带早古生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毛启贵,肖文交 韩春明 方同辉 孙敏 袁超.东天山星星峡缝合带早古生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2010,45(1):41-056.
作者姓名:毛启贵  肖文交 韩春明 方同辉 孙敏 袁超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3.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薄扶林道;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 2007CB41130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 40725009)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编号: 2006BAB07B0401)联合资助。
摘    要:铅炉子过铝质花岗岩带发育于中天山岛弧带南缘的星星峡缝合带内, 为一长条形的二云母花岗岩。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是高Si、Al和K, 低Mg、Fe的组份, 全碱含量中等, σ=174~19, K2O>Na2O, A/CNK>11, 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类(SP)。岩体的CaO/Na2O和 Al2O3/TiO2比值都相对较低, 分别为(006~007)和(489~553); REE、Nb、Y含量和Rb/Sr、Rb/Ba比值相对较高; Rb、Th和LREE相对富集, Ba、Si、Eu、Ti、P和HREE相对亏损; εHf(t)=-23~+16表明岩体还具有较高的锆石同位素特征, T2DM变化范围为1 573~1 329 Ma。 这些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铅炉子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中, 是在高温、中低压条件下发生重熔形成的, 其源岩为古老的地壳物质和年轻的增生物质通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泥质岩。本文通过测年获得二云母花岗岩锆石LA ICPMS年龄为4445±22 Ma, 表明铅炉子过铝质花岗岩形成于晚奥陶世, 是中天山岛弧带和公婆泉岛弧带的碰撞时间的上限, 它也是中天山岛弧带与公婆泉岛弧带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是中亚增生造山带的增生方式之一。

关 键 词:SP花岗岩  LA  ICPMS  年龄  Hf同位素  早中生代  地壳增生  东天山-北山  P597  P588
收稿时间:2009-07-08
修稿时间:2009-11-19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