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西漕涧地区崇山造山带伟晶岩的发现与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黄亮,吴嘉林,王晓林,熊波,浦涛,朱勋早,方雄.滇西漕涧地区崇山造山带伟晶岩的发现与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20,40(5):584-594.
作者姓名:黄亮  吴嘉林  王晓林  熊波  浦涛  朱勋早  方雄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650216;国土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51;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650216
基金项目:中国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勘查基金
摘    要:在滇西大理漕涧地区地质调查期间对崇山造山带的岩浆岩进行调查研究,新发现了一套白色伟晶岩。该伟晶岩与母岩相伴呈条带状和局部网纹状,并组合成一岩浆混合岩带,根据岩浆源差异,可细分为二长花岗质和碱长花岗质2类,其中以二长花岗质为主体。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表明,LA-ICP-MS年龄为18.66~34.47 Ma,形成于始新世(末期)—中新世(早期),显示伟晶岩为长时间持续性的熔融作用所成。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伟晶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质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类,LREE中等富集,HREE平缓和较弱亏损,富集Rb、Th和亏损K、Ba、Hf、Zr等元素;R2-R1图解、A-B图解和Sr-Yb图解的投图结果显示,伟晶岩主体与喜马拉雅造山晚期阶段有关,形成于低压-极低压力条件和深部地壳物质的减压熔融过程。综合研究认为,伟晶岩为崇山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晚期阶段的快速隆升过程的岩浆响应,其熔融作用的结束时间可能指示了崇山造山带快速隆升阶段的结束,且约为18.66 Ma。

关 键 词:崇山造山带  伟晶岩  喜马拉雅期  始新世  中新世  造山晚期  熔融作用  隆升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