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的形态、分布及其富集过程研究
引用本文:张丽萍,谢先军,李俊霞,王焰新.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的形态、分布及其富集过程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4(1).
作者姓名:张丽萍  谢先军  李俊霞  王焰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30748;40902071;41202168)
摘    要:为查明大同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对大同盆地典型高砷区35件地下水样进行了水化学特征及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砷地下水ρ(As)≥50μg/L]主要存在于20~50 m的浅层地下水中,总砷质量浓度为0.56~927μg/L,主要以As(Ⅴ)形态存在。该区高砷地下水以Na-HCO3型水为主,具有明显的高pH值,高HCO-3、Fe2+、HS-质量浓度及低Eh值,低SO2-4质量浓度特征。这可能与微生物催化氧化有机碳的同时还原含铁矿物和硫酸盐的过程有关。PHREEQC模拟矿物饱和指数结果表明,高砷地下水ρ(As)≥50μg/L]中菱铁矿均为过饱和,而低砷地下水ρ(As)50μg/L]中均不饱和,且菱铁矿饱和指数与地下水中总砷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该现象表明微生物还原含铁矿物生成FeCO3(菱铁矿)的过程可能是控制本区地下水中砷富集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大同盆地  地下水环境    形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