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喜马拉雅东段金锑多金属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与成矿时代
引用本文:郑有业,孙祥,田立明,郑海涛,于淼,杨万涛,周天成,耿学斌.北喜马拉雅东段金锑多金属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与成矿时代[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1).
作者姓名:郑有业  孙祥  田立明  郑海涛  于淼  杨万涛  周天成  耿学斌
作者单位: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编号:IRT108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11CB403106);青藏专项项目(编号:1212011220664);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LCPU20100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通过大量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北喜马拉雅东段金锑多金属矿带发育3期成矿作用(同沉积、同碰撞、陆内造山期)和5种矿床类型(喷流沉积-改造型、卡林型-类卡林型、热泉型、次火山岩浆热液型、造山型)。提出控矿"四要素"分布或叠加的地区,是北喜马拉雅地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指出羊卓雍错-哲古错被动大陆边缘裂谷(陷)盆地周缘的盆山转换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金矿床主要受近EW向拆离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控制;锑、金锑多金属矿床主要受近SN向走滑正断系统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特别是EW向拆离系统与SN向走滑正断系统的交汇部位更是寻找锑、金锑多金属矿床的最有利部位。据此划分出3个受近SN向走滑正断层系统控制和2个受EW向拆离构造或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的矿化集中区,为该带进一步的找矿工作部署与突破指明了方向。

关 键 词:北喜马拉雅东段  金锑多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