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东部走滑断裂识别与特征分析及形成演化:以涪陵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曾韬,凡睿,夏文谦,邹玉涛,石司宇.四川盆地东部走滑断裂识别与特征分析及形成演化:以涪陵地区为例[J].地学前缘,2023(3):366-385.
作者姓名:曾韬  凡睿  夏文谦  邹玉涛  石司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配套项目)(U19B6003);
摘    要:近年来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油气盆地内的基底走滑断裂带为一种新的高产油气富集带,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对基底走滑断裂的识别、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控储、控藏”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的断裂构造精细解析、相干体属性和水平时间切片分析、野外露头断裂特征观测等多种资料,基于走滑构造理论,在研究区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和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的分布,并建立了川东地区走滑断裂在剖面上直立断层和花状构造、平面上线性延伸和地质界线错开、空间上的“丝带效应”和“海豚效应”及主干断裂产状和力学性质“明显分段性”的识别标准。并提出了基于走滑断裂垂直位移量变化和两侧构造活动强度差异性对比分析厘定走滑方向的新方法;依据地震水平时间切片地层界线错开、走滑断裂两侧厚度差异估算走滑距离的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NW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整体呈现左行走滑特征,但不同时期走滑性质多变,自形成期以来至少经历了5次左行滑动与3次右行滑动,总体表现出“深部左行,浅部右行,北部活动强度大,南部活动强度小”的特点,左行走滑距累积可达到1 400~3 400 m。北东...

关 键 词:四川盆地东部  走滑断裂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形成演化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