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底冷泉区沉积物-水界面甲烷通量原位观测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吕泰衡,孙治雷,耿威,曹红,张喜林,张现荣,徐翠玲,徐昊,翟滨,张栋,周渝程,曹又文,李鑫海.海底冷泉区沉积物-水界面甲烷通量原位观测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4):167-180.
作者姓名:吕泰衡  孙治雷  耿威  曹红  张喜林  张现荣  徐翠玲  徐昊  翟滨  张栋  周渝程  曹又文  李鑫海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2.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3. 崂山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4. 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甲烷拦截带对冷泉流体的消耗研究:来自南海东沙海域的观测与研究”(4217605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冲绳海槽冷泉-热液流体溶解碳源/汇效应及对深海碳循环的影响”(ZR2021MD049);;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二级项目(DD20221707);
摘    要:海底沉积物-水界面作为冷泉跨圈层活动最关键的界面,近年来已成为冷泉区碳循环研究调查的重点目标。为准确获取海洋沉积物-水界面的流体通量,客观重建界面环境过程,评估环境效应,必须发展一整套精确、高效、科学的水下原位甲烷通量测量技术。综述了当前海洋冷泉区沉积物-水界面甲烷通量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详细介绍了多种较为成熟的海洋沉积物-水界面甲烷原位通量测试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优缺点等,如测试游离气泡态甲烷通量的渗漏帐篷、声学反射、时序影像等技术方法,原位溶解态甲烷膜脱气技术的甲烷传感器、激光拉曼光谱测量方法等,同时对全球该领域已经调查的地区、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从技术层面对这一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国内海洋冷泉区沉积物-水界面甲烷通量原位观测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借鉴。

关 键 词:冷泉  沉积物-水界面  甲烷通量  原位观测技术  发展趋势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