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张小慧,杨 霞,马小青.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38(1):135.
作者姓名:张小慧  杨 霞  马小青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宁夏 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 银川,750004
摘    要: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石菖蒲”为关键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蛋白信息进行标准化,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CIS相关疾病靶点。将疾病和药物靶点导入微生信软件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使用在线软件String 11.0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石菖蒲的有效成分作用于CIS的核心靶点。结果:获得38个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拓扑分析发现RAC-α丝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是石菖蒲治疗CIS的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石菖蒲可能是通过对血压的负向调节、调控白细胞迁移等炎症反应、神经递质合成过程、血管生成以及血液循环等生物学过程来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石菖蒲作用于CIS中的通路涉及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VEG通路以及炎症和癌症等通路。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石菖蒲有效成分中的山柰酚与潜在靶点AKT1和TNF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山柰酚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等多个靶点,调控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血管生成、抗神经细胞凋亡、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来达到预防或治疗CIS的目的。

关 键 词:缺血性脑卒中  石菖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Mechanism of action of Rhizoma Acori graminei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ZHANG Xiaohui,YANG Xi,MA Xiaoqing.Mechanism of action of Rhizoma Acori graminei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J].Journal of Applied of Oceanography,2022,38(1):135.
Authors:ZHANG Xiaohui  YANG Xi  MA Xiaoqi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