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藻类可利用量
引用本文:朱广伟,秦伯强,张路.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藻类可利用量[J].中国科学D辑,2005,35(Z2):24-32.
作者姓名:朱广伟  秦伯强  张路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03007)、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AA601011)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基金共同资助
摘    要:调研了长江中下游地区25个浅水湖泊的35个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特征,以及太湖沉积物中藻类可利用磷(AAP)的空间分布,垂向分布特征及其蓄积量,探讨了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量,地球化学形态及其与水草,湖水磷浓度,叶绿素(Chl-a)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的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Ex-P)含量与水体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及溶解性反应活性磷(SRP)浓度关系密切,有水草湖区的沉积物中生物易利用磷(Bio-P)含量显著低于无水草湖区及藻型湖区.太湖梅梁湾沉积物泥芯中,表层3 cm沉积物中Ex-P含量显著增高,而夏季还原条件下容易转变为溶解态磷的铁磷(Fe-P)含量峰值则出现在4~10cm深度.太湖表层沉积物的Bio-P含量与夏季叶绿素浓度密切相关,说明表层沉积物的Bio-P及AAP可以作为沉积物内源释放风险的指示参数.太湖表层1 cm底泥中所含有的AAP量估计多达268.6吨,风浪扰动能将大量的AAP带入水体,对太湖蓝藻水华暴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 键 词:浅水湖泊  沉积物    地球化学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富营养化  水动力
修稿时间:2005年3月1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