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龚育龄,王良书,刘绍文,李成,韩用兵,李华,刘波,蔡进功.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J].中国科学D辑,2003,33(4):384-391.
作者姓名:龚育龄  王良书  刘绍文  李成  韩用兵  李华  刘波  蔡进功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东华理工学院探测与信息技术系,江西,抚州,344000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3.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02),胜利油田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摘    要:依据13口井的系统测温数据和700口余井的试油测温数据, 以及47块岩样的热导率测试结果, 给出了济阳坳陷及外围的13个大地热流实测数据和101个大地热流估算值. 结果表明: 济阳坳陷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背景, 现今热流平均为(65.8±5.4) mW/m2; 盆地区热流的横向变化特征与基底埋深相关, 基底浅的凸起区和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热流高, 而基底埋深大的凹陷区热流相对低; 沾化凹陷平均为(67.4±5.3) mW/m2, 高于全区平均值, 东营凹陷为(66.0±6.1) mW/m2、车镇凹陷为(65.1±3.7) mW/m2, 与全区平均值较接近, 惠民凹陷为(63.6±5.0) mW/m2, 低于全区平均值. 实际上, 盆地区的基底埋深和盆内凸起或凹陷分布是由新生代岩石圈拉张过程控制的, 火山岩分布也与这期岩石圈拉张过程相关. 所以,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是新生代构造—热事件决定的.

关 键 词:济阳坳陷  大地热流  热导率
收稿时间:2002-08-06
修稿时间:2002年8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