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端部岩桥直剪破坏试验及断裂条件
摘    要:
以重庆鸡尾山岩质滑坡为代表的前缘“关键块体”型滑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研究“关键块体”前缘锁固段岩桥的破坏性质对滑坡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以鸡尾山滑坡地质条件为基础,在岩样端部预制不同长度边缘裂缝,填入软弱材料,形成软弱夹层节理,在不同法向压力下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前缘端部岩桥的裂纹扩展规律、块体剥落特征信息和岩桥断裂条件,提出了临滑阶段剪应力变化率k值。试验结果表明:软弱夹层节理长度对岩桥破坏模式和块体剥落剧烈程度有重要影响,且端部岩桥越长,破坏前临滑阶段剪应力增速k值越小。端部岩桥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拉剪破坏和张拉破坏,且不同破坏模式决定了相同节理岩桥块体剥落的剧烈程度。岩桥块体剥落点与破坏点剪应力比值百分数平均值为79.5%~92.2%,且端部岩桥临滑阶段时间快慢依次为短节理慢、中间节理居中和长节理快。端部岩桥三种破坏模式满足一定断裂条件,且呈现出3个阶段和裂纹稳定扩展。通过本直剪试验研究揭示的端部岩桥破坏特征信息和断裂条件,可对前缘“关键块体”锁固段型岩质边坡失稳破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端部岩桥直剪破坏试验及断裂条件[J].岩土力学
[2]、秦昌安,陈国庆,郑海君,唐鹏.端部岩桥直剪破坏试验及断裂条件[J].岩土力学,2019,40(2):642-653.
[3]、孙祥,陈国庆,张广泽,王栋,秦昌安.岩桥直剪细观破坏特征与剪胀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20,28(2):246-254.
[4]、岩桥直剪试验声发射频谱特征及主破裂前兆分析[J].岩土力学
[5]、陈国庆,唐鹏,李光明,李晋,朱振飞.岩桥直剪试验声发射频谱特征及主破裂前兆分析[J].岩土力学,2019,40(5):1649-1656.
[6]、岩桥直剪试验声发射频谱特征及主破裂前兆分析[J].岩土力学
[7]、刘远明,夏才初.直剪条件下非贯通节理岩体岩桥力学性质弱化机制及贯通模型初步研究[J].岩土力学,2010,31(3):695-701.
[8]、赵志强,吴顺川,张小强,贾帅,贺鹏彬.现场岩体直剪试验声发射特征及其破坏机制[J].工程地质学报,2023,41(6):1901-1909.
[9]、熊诗湖,边智华,杨宜.滑带土原位直剪试验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基于BP网络的抗剪强度参数估计[J].岩土力学,2006,27(Z1):1145-1148.
[10]、刘新荣,刘馨琳,许彬,王子娟,曾夕,陈欣.不同连通率断续节理岩体直剪破坏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23,103(6):1872-1880.
[11]、陈国庆,王剑超,王伟,罗飞宇,李志波.不同连通率断续节理岩体直剪破坏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17,25(2):322-329.
[12]、高志傲,李萍,肖俊杰,李同录.利用常规直剪试验评价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J].工程地质学报,2020,28(2):344-351.
[13]、李荣年,滕延京.扩展基础冲剪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35(11):3214-3220.
[14]、张家铭,胡明鉴,侯国强,张表志,陈拥军.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强风化粗粒料剪胀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Z2):67-73.
[15]、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研究进展[J].岩土力学,2007,28(8):1719-1724.
[16]、高彦斌,王江锋,叶观宝,孟静.重塑上海淤泥质粘土直剪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38(1):37-40.
[17]、王伟,卢廷浩,宰金珉.含水率对不同接触面抗剪强度影响直剪试验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Z1):501-504.
[18]、余先华,聂德新,周洪福.大型直剪与小型直剪对软弱夹层强度试验参数取值关系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14(S1):126-129.
[19]、杨笃春.单样多级加荷直剪试验的研究[J].地质实验室,1999,15(4):282-283,289.
[20]、谭儒蛟,胡瑞林,刘衡秋,李志祥,曾如意.虎跳峡工程区松散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6):53-5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