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干旱-湿润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植被变化 |
| |
引用本文: | 张红艳, 鹿化煜, 顾兆炎, 李徐生, 张朝晖, 陈英勇, 张文超, 吕安琪, 赵丽媛. 中国半干旱-湿润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植被变化[J]. 第四纪研究, 2015, 35(4): 809-818.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4.03 |
| |
作者姓名: | 张红艳 鹿化煜 顾兆炎 李徐生 张朝晖 陈英勇 张文超 吕安琪 赵丽媛 |
| |
作者单位: | ①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地貌过程与环境实验室, 南京 210023;;; 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新生代地质 与环境研究室, 北京 100029;;; 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小额-苗圃项目 |
| |
摘 要: | 对比研究中国半干旱-湿润气候区的黄土有机碳同位素(δ 13 CTOC)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其所揭示的植被演替过程, 能够为认识这些地区植被变化规律提供新的依据。迄今, 秦岭以南亚热带地区土壤 δ 13 CTOC与植被和气候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黄土高原地区的联系还不清楚。本研究选取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镇北台、西峰、洛川, 以及秦岭地区的洛宁和长江下游的镇江等5个代表性黄土剖面, 对其δ 13 CTO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湿润区黄土δ 13 CTOC在间冰期偏正, 在冰期偏负, 可以反映季风强度的变化。末次间冰期以来湿润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区的植被是以C4草本为主的C4/C3混合的草地。温度满足一定条件后,季风降水变化可能是控制半湿润-湿润区黄土沉积上覆C3/C4植物丰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
关 键 词: | 下蜀黄土 东亚季风 C3/C4植物 有机碳同位素 末次间冰期 |
收稿时间: | 2015-01-07 |
修稿时间: | 2015-03-26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