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年际变化模态及其对东亚气温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朱红霞 陈文 冯涛 王林 |
| |
作者单位: |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北京10019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北京,100190;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低纬高原大气环境与边界层过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大学云南省优秀青年培育项目;云南大学资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选取40°N—60°N,80°E—120°E的区域作为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活动区域,利用NCEP/NCAR月均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对该区域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从1979—2017年共38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结果表明,第1模态为全区一致的变化,第2模态为南北气压的反相变化关系,第3模态为东西部气压的反相变化关系,并且3个模态的时间序列都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进一步对相关的大气环流和东亚气温异常的分析表明,第1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在地面表现为海陆气压差的改变,500 h Pa高度上东亚大槽强度的变化,200 h Pa纬向风场上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强度的变化,SH负位相时,东亚偏暖,SH正位相时,东亚偏冷;第2模态与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SH北强南弱时,环流场类似AO正位相,温带急流减弱,东亚东北部偏暖,SH北弱南强时,东亚东北部偏冷;而与第3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主要出现在欧亚大陆局部区域,与北大西洋涛动(NAO)也存在一定的关联,SH东强西弱时,东亚北部偏暖,西南部偏冷,SH东弱西强时,东亚北部偏冷,西南部偏暖。
|
关 键 词: | 西伯利亚高压 年际变化模态 东亚气温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