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世界海底富钴结壳资源分布特征
作者姓名:刘永刚  何高文  姚会强  杨永  任江波  郭丽华  梅燕雄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075;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075;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075;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075;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075;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州 51007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500万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1212010811049)”和大洋“十二五”项目(DY125-13-R-03;DY125-13-R-09;DY125-13-R-01;DY125-13-R-08)的联合资助
摘    要:大洋富钴结壳资源是潜在的海底金属资源。文章对富钴结壳资源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布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建库,从全球角度出发,对富钴结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海山、洋脊、海盆和陆坡4种地貌的Co品位分别为0.70%、0.46%、0.50%和0.43%,海山地貌更有利于高Co品位结壳的产出。三大洋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矿点的分布比例占到了已知总数的73.3%,说明太平洋海山区是世界海底富钴结壳资源主要的产出区。根据入库数据的分布特点,在全球划分出10个富钴结壳成矿区,结合结壳的厚度和分布水深,从各成矿区中划分出富集区,并按照2 cm厚度和4 cm厚度的标准分别对富集区的富钴结壳资源量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显示,太平洋富矿区的富钴结壳质量最好,w(Mn)、w(Co)、w(Ni)、w(Cu)平均分别为23.00%、0.66%、0.44%、0.09%,干结壳资源量分别为2426.33 Mt、70.30 Mt、48.75 Mt、10.30 Mt;按4 cm厚度指标,w(Mn)、w(Co)、w(Ni)、w(Cu)平均分别为23.70%、0.58%、0.48%、0.11%,干结壳资源量分别为1184.53 Mt、29.76 Mt、24.53 Mt、5.01 Mt。

关 键 词:地质学  富钴结壳  海底金属资源  成矿区
收稿时间:2012-11-05
修稿时间:2013-11-11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引证文献(本文共被引6次):
[1]、孙旭东,汪胜东,蒋训雄,李达,冯林永,张登高,蒋伟,赵峰.富钴结壳浸出液分离硫酸锰及硫循环利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2(10):8-14.
[2]、汪胜东,王立刚,冯林永,孙旭东,李达,刘万峰,张登高,赵峰,蒋伟.富钴结壳选冶方案配置与试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1(11):25-30.
[3]、郭豪杰,段灼,黄宇坤,化全县,曹亦俊.含钴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技术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21,41(5):55-64.
[4]、袁传新,贾东宁,周生辉.卷积神经网络在矿区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科学学报,2020,42(12):1597-1604.
[5]、韦振权,何高文,邓希光,姚会强,刘永刚,杨永,任江波.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2017,44(3):460-472.
[6]、张涛,蒋成竹.深海矿产资源潜力与全球治理探析[J].中国矿业,2017,26(11).
相似文献(共20条):
[1]、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J].矿物学报
[2]、富钴结壳稀土特征及其启示[J].矿物学报
[3]、韦振权,何高文,邓希光,姚会强,刘永刚,杨永,任江波.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2017,44(3):460-472.
[4]、潘家华,Eric De CARLO,刘淑琴,杨忆,游国庆.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与富集特征[J].地质学报,2005,79(1):124-132.
[5]、赵宏樵,赵建如.富钴结壳中贵金属元素的特征[J].现代地质,2007,21(4):654-658.
[6]、赵斌,吕文超,张向宇,何高文,杨永,韦振权,马维林,邓义楠.西太平洋维嘉平顶山沉积特征及富钴结壳资源意义[J].地质通报,2020,39(1):18-26.
[7]、张美,孙晓明薛婷何高文,陆红锋.太平洋海底富钴结壳中的烃类有机质及其成因意义[J].岩石学报,2007,23(11):3026-3036.
[8]、海山富钴结壳空间分布的定量估计[J].矿物学报
[9]、孙晓明 薛婷何高文 叶先仁张美陆红锋 王生伟.西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J].岩石学报,2006,22(9):2331-2340.
[10]、何高文,梁东红,宋成兵,吴水根,周建平,张学华.浅地层剖面测量和海底摄像联合应用确定平顶海山富钴结壳分布界线[J].地球科学,2005,30(4):509-512.
[11]、富钴结壳基本材料性质[J].矿物学报
[12]、崔迎春,刘季花,石学法.富钴结壳中钛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2009,29(Z1).
[13]、何高文,薛婷,孙晓明,张学华,朱克超,王生伟.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元素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24(2):125-129.
[14]、程永寿,姜效典,宋士吉,孙思军,余佳.麦哲伦戈沃罗夫盖特平顶海山钴结壳资源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6):1642-1656.
[15]、杨克红,胡光道,章伟艳,张富元,初凤友.富钴结壳资源量评估参数的分形特征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4,23(4):88-93.
[16]、李延河,李金城,宋鹤彬.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的He同位素对比研究[J].地球学报,1999,20(4):378-384.
[17]、潘家华,刘淑琴.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的分布、组分及元素地球化学[J].地球学报,1999,20(1):47-54.
[18]、王毅民 张学华.富钴锰结壳分析技术评价[J].岩矿测试,1998,17(4):306-311.
[19]、杨燕子,陈华勇.大洋富钴结壳研究进展及展望[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3,47(1):80-97.
[20]、王毅民,王晓红,张学华.富钴锰结壳分析技术评介[J].岩矿测试,1998,17(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