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温热年代学在沉积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北部为例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2.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系;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摘    要:低温热年代计,如磷灰石与锆石裂变径迹、(U-Th)/He等矿物年代计,具有较低的封闭温度(约60~250℃),是研究沉积盆地埋藏-剥蚀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四川盆地地层向西逐渐变年轻,这一现象指示盆地可能经历了显著的后期剥蚀,但是剥蚀过程及时限不确定。四川盆地北部钻井样品碎屑锆石(U-Th)/He(ZHe)数据显示上三叠统至中侏罗统下部ZHe年龄已经发生了部分乃至完全重置。最小的两个年龄分布峰值(约80~100 Ma)已经完全重置,制约了川北最大埋深时代下限。这一解释与该区残余的最晚沉积记录以及已经发表的AFT数据一致。河坝1井AFT和(U-Th)/He数据联合反演模拟的结果显示川北地区的剥蚀速度可能在约32 Ma左右加快。这一加速剥蚀很可能是区域现象,但也可能反映了局部的新生代构造活动。

关 键 词:低温热年代学  沉积盆地  四川盆地  最大埋藏  热演化  剥蚀历史

Application of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to sedimentary basins:case studies in the northern Sichuan Bas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