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分汊与游荡型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 以苏丹FN油田为例
引用本文:王敏,穆龙新,赵国良,王喻雄.分汊与游荡型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 以苏丹FN油田为例[J].地学前缘,2017,24(2):246-256.
作者姓名:王敏  穆龙新  赵国良  王喻雄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石油 尼罗河公司,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专项“苏丹主力砂岩油田稳油控水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E-25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盆滩坝砂体地质定量预测研究”(41572092)
摘    要: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对预测剩余油分布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辫状河储层构型的研究多停留在笼统的辫状河模式上,对不同类型辫状河的构型研究较少。本文在文献调研和露头观察的基础上,对分汊和游荡两种类型的辫状河分别进行研究。以苏丹FN油田为例,依据“层次约束,模式拟合和多维互动”的构型解剖思路,综合岩心和测井资料分别对分汊与游荡型两种辫状河进行构型单元解剖,从单一辫流带砂体厚度、隔夹层发育规模、心滩坝与辫状河道发育规模及关系、落淤层与沟道发育规模及模式等方面入手,分层次定量计算不同河型构型单元的发育规模,探讨不同规模构型要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分汊型辫状河单一辫流带砂体厚度小于游荡型辫状河,连片分布的隔层稳定性强于游荡型辫状河;分汊型及游荡型辫状河都广泛发育心滩坝、辫状河道等砂体,规模和形态类似;分汊型辫状河心滩坝被河道下切完全,内部发育落淤层与沟道沉积,两者分期孤立分布或同期切割分布;游荡型辫状河心滩坝内镶嵌着规模较小的辫状河道(沟道),落淤层较不发育。最终总结了构型界面渗流屏障在垂向上影响剩余油分布的5种模式,以及构型单元渗透性较差处如心滩坝边部、泥质(半)充填河道等易形成剩余油富集。

关 键 词:储层构型  辫状河  分汊型  游荡型  层次分析  剩余油
收稿时间:2016-03-19
修稿时间:2016-05-04

Architecture analysis of reservoirs in branching-and wandering-based braided rivers:taking FN field,Sudan as an exampl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