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引用本文:王心源, 莫多闻, 吴立, 张广胜, 肖霞云, 韩伟光.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J]. 第四纪研究, 2008, 28(4): 649-658.
作者姓名:王心源  莫多闻  吴立  张广胜  肖霞云  韩伟光
作者单位:1. 安徽师范大学科技考古中心, 芜湖 241000;;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3;;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安徽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摘    要:根据对巢湖490cm湖泊沉积物柱样7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植物种类分属于86个(科)属,可以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孢粉带Ⅰ(9870~6040cal.aB.P.)代表了末次冰期之后全新世温暖气候到来之前气候转暖的早全新世过渡时期,气候呈现温和略干的特点,其中亚带Ⅰ-1(9870~7700cal.aB.P.),Ⅰ-2(7700~6250cal.aB.P.)和Ⅰ-3(6250~6040cal.aB.P.)分别对应温暖湿润→温暖较湿→温和干燥的气候波动;孢粉带Ⅱ(6040~4860cal.aB.P.)代表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期,水热配置条件最佳;孢粉带Ⅲ(4860~2170cal.aB.P.)体现中全新世后期温和干燥的气候,约2170cal.aB.P.干旱程度达到最高;孢粉带Ⅳ(2170~1040cal.aB.P.)反映巢湖流域由干燥向湿润气候的转型,气候总体上温和湿润;孢粉带Ⅴ(1040~200cal.aB.P.)反映了晚全新世巢湖流域温凉稍湿的气候;孢粉带Ⅵ(200cal.aB.P.至今)则体现巢湖流域处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栗属、青冈属和栲/石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占绝对优势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地→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

关 键 词:长江下游   巢湖   9870cal.aB.P.以来   环境演变   AMS14C测年   孢粉记录
收稿时间:2007-11-20
修稿时间:2008-02-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