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白山硅藻土热处理相变及方英石形成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肖万生,陈晋阳,翁克难,彭文世,王冠鑫,王辅亚.长白山硅藻土热处理相变及方英石形成机制探讨[J].矿物学报,2005,25(1):20-26.
作者姓名:肖万生  陈晋阳  翁克难  彭文世  王冠鑫  王辅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JCX2 SW N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02012)
摘    要:在常温到1250℃温度范围对吉林长白山硅藻土和非晶态SiO2进行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长自山硅藻土在1100℃开始转变成方英石,非晶态SiO2在1200℃开始形成方英石,它们的转变温度均处于鳞石英的热力学稳定区。方英石这种热力学亚稳态形成机制与硅藻土和非晶态SiO2的中程有序结构与方英石结构类似有关,这种结构相似性有利于降低了方英石成核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有利于方英石成核作用的发生,因而在硅藻土(非晶态SiO2)→方英石→鳞石英的系列转变反应中,硅藻土→方英石的反应占主导,而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方英石→鳞石英的相变几乎是被禁止的。长白山硅藻土与非晶态SiO2转变成方英石存在大约100℃的温度差异,主要与硅藻土独特的结构缺陷及Na、Al等杂质元素存在有关。高温下Si-OH基团的脱水反应使硅藻土结构中以OH^-形式存在的非桥氧变成桥氧,原来的结构缺陷消失,有利于降低方英石的形成温度;而Na、K、Ca、Fe等杂质元素与SiO2形成多组份体系,导致SiO2结晶温度降低,它们强的扩散特性,还有利于提高孤立Si-OH基团的脱失速率和缺陷迁移速率,并增加方英石的稳定性。

关 键 词:硅藻土  非晶态SiO2  方英石  相变机制
文章编号:1000-4734(2005)01-020-07
修稿时间:2004年5月17日

HIGH-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OF CHANGBAISHAN DIATOMITE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RISTOBALITE
XIAO Wan-sheng,CHEN Jin-yang,WENG Ke-nan,PENG Wen-shi,WANG Guan-xin,WANG Fu-ya.HIGH-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OF CHANGBAISHAN DIATOMITE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RISTOBALITE[J].Acta Mineralogica Sinica,2005,25(1):20-26.
Authors:XIAO Wan-sheng  CHEN Jin-yang  WENG Ke-nan  PENG Wen-shi  WANG Guan-xin  WANG Fu-ya
Abstract:
Keywords:diatomite  amorphous silica  cristobal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