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 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46,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1)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