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总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
| |
作者姓名: | 孙秀武 林彩 黄海宁 张元标 林辉 暨卫东 |
| |
作者单位: |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09025,海三科2009007);福建908专项资助项目(FJ908-04-07,FJ-01-01-HS);国家908专项资助项目(908-ZC-1-03) |
| |
摘 要: | 依据2006年7~8月对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总有机碳(T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的TOC含量范围为0.54~3.68 mg/dm3,平均值为1.20 mg/dm3.TOC含量平面分布呈现由近岸向离岸逐渐降低、由北向南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的增加TOC含量均值由1.35 mg/dm3降至1.07 mg/dm3,至底层时略有升高,为1.10 mg/dm3.TOC含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盐度32以内的区域,这表明径流输入是导致近岸TOC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通过直接输入,另一方面通过浮游植物繁殖间接增加,从而形成近岸TOC含量高值区.叶绿素a含量与TOC含量呈较弱的正相关,表明浮游植物活动对TOC的增加有一定贡献,海流运动以及浮游动物对叶绿素a的摄取可能是导致叶绿素a与TOC含量呈较弱正相关的主要因素.而在东山-南澳附近局部海域,上升流是影响TOC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
关 键 词: | 海洋化学 台湾海峡 总有机碳 叶绿素a 径流输入 上升流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