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航空重磁构造分层与新层系研究——以松辽盆地嫩江—林甸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刘燕戌,赖燕玲,曹安琪,高姗,王宁,孟维棣,杨冬红,王立杰.航空重磁构造分层与新层系研究——以松辽盆地嫩江—林甸地区为例[J].地球学报,2023,44(3):455-466.
作者姓名:刘燕戌  赖燕玲  曹安琪  高姗  王宁  孟维棣  杨冬红  王立杰
作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吉林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松辽盆地及外围航空物探调查”(编号: DD20190028)
摘    要:本文聚焦盆地结构和新层系研究, 基于最新采集的航空重磁综合测量数据和岩石样本物性数据, 结合重点地区井震资料, 对异常数据进行多尺度构造分层, 构建了松辽盆地中北部浅—中—深三维空间结构格架; 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 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上白垩统底面、中生界底面、磁性基底顶面等深度以及上白垩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古生界等厚度, 为研究区域上古生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等含油气新层系、探讨盆地结构特征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提供地球物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不同地段的上古生界残留厚度差异性显著, 厚度变化范围在0~9300 m之间, 西部和北东部残留厚度较大, 北部和东部局部缺失;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厚度和埋藏深度在研究区北、南部明显不同, 总体呈现南部较厚而且埋藏较深北部较薄而且局部缺失的特征。

关 键 词:航空重磁    构造分层    新层系    嫩江—林甸    松辽盆地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