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引用本文:吕西林,周定松,蒋欢军.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6):53-61.
作者姓名:吕西林  周定松  蒋欢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25821);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摘    要:框架柱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轴压比和约束箍筋用量,本文建立了柱塑性铰区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及塑性铰极限转动量θplc^u之间的函数关系,即λcv-n-θplc^u关系式,并与柱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在平均意义上吻合很好。文中推导了柱截面λcv-n-μcφ关系式,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柱曲率延性μcφ之间的关系。在本文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最小配箍要求的RC框架柱所达到的最大变形能力,同时指出规范的构造要求并不总满足特定的变形要求。文中提出了框架柱的性能设计方程,给出了框架柱在指定性能目标DI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过程。

关 键 词:框架柱  变形能力  性能设计方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文章编号:1000-1301(2005)06-0053-09
收稿时间:2005-03-25
修稿时间:2005-03-252005-06-30

Deformation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for RC frame columns
Lü Xi-lin,Zhou Ding-song,Jiang Huan-jun.Deformation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for RC frame colum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5,25(6):53-61.
Authors:Lü Xi-lin  Zhou Ding-song  Jiang Huan-jun
Institution: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Keywords:RC frame column  deformation capacity  performance design equation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