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综合健康状况评价
作者姓名:刘明智  蒋日进  杨凡  印瑞  朱帅麟  张洪亮  李振华  张亚洲  王忠明  李鹏飞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舟山 316021;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舟山 31602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3号,2019YFD0901204号;浙江近海重要经济种类产卵场调查与评价,3300001496980号;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LGN20C190012号。
摘    要:产卵场保护区建立是养护渔业资源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为验证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建立的效果,以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以2018年春(4月)、秋(11月)两季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为依据,从产卵场保护区的环境和生态(一级指标)角度考虑,建立以污染物、水质、群落结构、资源密度等7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综合健康评价指数(comprehensive health indicator,Ic,h),表征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健康状况,并利用2021年春(4月)、秋(11月)两季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与保护区建立初期渔业资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春季和秋季Ic,h分别为0.514和0.511,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保护区内环境状况优良,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低,资源密度和资源补充群体数量不足,这表明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渔业资源情况不容乐观。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保护区内渔业资源情况略有所好转,说明保护区的设立有一定的效果。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健康状...

关 键 词:产卵场保护区  健康状况评价  过度捕捞  渔业资源
收稿时间:2022-06-20
修稿时间:2022-07-17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