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洋污损生物藤壶生长过程及附着强度研究
作者姓名:李友炽  王贵  吴敬权  邓培昌  张福泉  黄俊毅
作者单位:1.广东海洋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00;2.广东海洋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00
基金项目:广东省海洋装备及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资助项目(A16287)
摘    要:研究海洋污损生物藤壶(Barnacle)不同生长阶段附着强度,可为科学制定藤壶清除规范及设计相关机械设备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浸泡法在湛江调顺岛(21°31′N,110°41′E)实海中挂板,结合形貌观察藤壶生长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剪切强度测试装置,选取网纹藤壶测试不同生长阶段剪切强度.结果表明:试板浸泡10 d,幼体藤壶开始附着;30 d试板表面藤壶覆盖面积约占30%,基底直径1~6 mm,部分藤壶死亡形成空壳;60 d试板约 50%面积被藤壶覆盖,试板表面有覆膜,空壳现象加剧,藤壶基底直径最大达 10 mm;90 d试板约 95%面积被藤壶覆盖,出现藤壶相叠现象,基底直径 1~13 mm.藤壶附着生长过程中,剪切强度变化符合"快-慢"的特点,以藤壶基底直径为变量,构建藤壶剪切强度Logistic增长模型,决定系数R2=0.99,说明模型拟合良好.利用构建的Logistic增长模型将藤壶剪切强度划分为速增期(基底直径4.0~6.4 mm),缓增期(基底直径6.4~8.7 mm)及渐停期(基底直径>8.7 mm)3个阶段.结合藤壶附着生长过程,藤壶在附着后采用机械方式清除的最佳清除时期在速增期.

关 键 词:网纹藤壶(Reticulated barnacle)  生长过程  实验装置  剪切强度  Logistic增长模型
收稿时间:2022-11-04
修稿时间:2023-01-0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