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Nb-REE超常富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 |
作者姓名: | 文俊 刘治成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钟海仁 陈东方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凌茂前 李鹏程 何永刚 郭宇衡 |
| |
作者单位: |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四川乐山 614000;四川乐山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乐山6140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张金元劳模创新工作室,四川乐山 614000;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四川乐山 614000;四川嘉源蓉创地质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四川乐山 614000;四川乐山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乐山6140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四川乐山 6140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得到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的资助 |
| |
摘 要: | 在川南沐川地区发现了四川首例古风化壳-沉积型Nb-REE多金属矿,为了填补四川地区同类型矿产的研究空白和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矿的富集特征和成因机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富集特征、物源和成因机制及与新生代攀西地区稀土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产于宣威组底部,厚度5.09~15.33 m,平均厚度10.10 m,w(Nb2O5)为37~909μg/g,平均256μg/g,稀土元素总量0.02%~1.55%,平均0.12%;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型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上部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型Nb-REE多金属富集层除了峨眉山玄武岩的剥蚀产物提供物源外,同时还有大量碱性火山灰的混入;Nb-REE多金属富集层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及铌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规律,稀土元素在紫红色铁质泥岩中的富集程度比铌元素高,铌、稀土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在上部的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中表现出"同增同减"的规律;沐川地区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阶段、风化富集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盖层沉积阶段4个阶段,成矿作用以风化淋滤和沉积作用为主.沐川地区晚二叠世Nb-REE成矿及新生代攀西地区稀土矿床与峨眉山地幔柱分别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研究两者的成因联系有利于拓展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找矿空间.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铌 稀土元素 宣威组 富集特征 成因 沐川 |
收稿时间: | 2020-11-04 |
修稿时间: | 2021-01-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