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京附近晚新生代砂砾层和含化石雨花石研究
引用本文:王伟铭,周晓丹,邵家骥,孙大亮,张祥云,蒋青.南京附近晚新生代砂砾层和含化石雨花石研究[J].地层学杂志,2014(4).
作者姓名:王伟铭  周晓丹  邵家骥  孙大亮  张祥云  蒋青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No.XDA0512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872014,40730210)资助
摘    要:对南京附近主要砂砾层剖面作沉积相分析,结合已有的化石和年代资料,认为这套地层形成于晚新生代不同时期,反映了古长江及其支流的历史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与新构造运动,尤其是与青藏高原隆起的联系。研究结果支持将砂砾层分为中新世中期洞玄观组、中新世晚期六合组与黄岗组、上新世(或部分至更新世早期)雨花台组的已有划分方案。根据岩相的纵横变化规律,论证了本区中新世时为汇水湖盆和河流相沉积并存,河流作用向上增强,至上新世主要发育河流相堆积的变化过程。通过对雨花石的成因分析和含化石雨花石的综合研究,表明砂砾层的物质来源大多为近源,是南京周边地区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经剥蚀后再沉积所致。

关 键 词:岩石地层  砂砾层  含化石雨花石  古长江及其支流  晚新生代  南京  江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