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带一路”地区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
引用本文:崔敏利,叶锦华,何学洲.“一带一路”地区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J].地质通报,2017,36(1):154-167.
作者姓名:崔敏利  叶锦华  何学洲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一带一路”矿产资源信息采集与综合研究》(编号:121201004000150009)
摘    要:通过对"一带一路"范围内中国境外21个主要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板块构造理论阐述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构造-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时空联系,这些矿床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中亚-蒙古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中-东段和环太平洋成矿域西环三大成矿域;形成时间上,中亚-蒙古成矿域金成矿作用高峰期为泥盆纪和石炭纪;特提斯成矿域成矿作用高峰期为白垩纪末—古新世初;环太平洋西环成矿域金成矿作用高峰期北部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南部为新近纪;从产出环境看,成矿作用主要与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山带和岛弧带密切相关。"一带一路"地区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良好的成矿条件,找矿勘查开发潜力巨大。

关 键 词:板块构造  亚洲金矿  超大型矿床  区域成矿  矿床成因
收稿时间:2016/7/27 0:00:00
修稿时间:2016/12/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