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库克群岛海域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
引用本文:宋利明,周建坤,沈智宾,赵海龙,谢凯.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库克群岛海域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J].海洋通报,2017,36(2):195-208.
作者姓名:宋利明  周建坤  沈智宾  赵海龙  谢凯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摘    要:掌握海洋环境因子对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资源密度分布的影响有利于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2013年9-12月在库克群岛海域利用延绳钓调查所获得的共计56个站点的长鳍金枪鱼渔获率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叶绿素a浓度、水平海流及垂直海流等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析了各水层(40.0~239.9 m,每40 m为一层)及整个水体中各个环境因子与长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关系并建立了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IHI)模型,并利用验证站点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预测渔获率与其对应的名义渔获率无显著性差异;(2)IHI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能有效预测长鳍金枪鱼的分布;(3)不同水层影响长鳍金枪鱼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在40.0~79.9 m、80.0~119.9 m、120.0~159.9 m、160.0~199.9 m和200.0~239.9m水层其分布分别主要受叶绿素a浓度、水温、垂直海流、叶绿素a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整个水体影响长鳍金枪鱼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温度;(4)长鳍金枪鱼分布密度较高的水层为120.0~199.9 m;(5)长鳍金枪鱼IHI指数分布较高的3个区域分别为9°00′S-12°20′S,159°00′W-164°00′W、13°30′S-14°30′S,159°00′W-161°00′W和10°30′S-12°30′S,167°00′W-168°00′W,建议在上述海域作业时,应使钓具沉降到120~199.9 m水层,以减少其它物种的兼捕率并提高长鳍金枪鱼的渔获率。

关 键 词:长鳍金枪鱼  栖息环境综合指数  支持向量机  库克群岛
收稿时间:2015/12/8 0:00:00
修稿时间:2016/2/2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