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天山、伊犁及塔里木地块开始参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早于新元古代?
引用本文:蔡志慧,马绪宣,何碧竹.中天山、伊犁及塔里木地块开始参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早于新元古代?[J].地质学报,2019,93(10):2426-2445.
作者姓名:蔡志慧  马绪宣  何碧竹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02198、41872121及41302166)、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M571083、2016T90122)、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编号JYYWF20180903、JYYWF20182103)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地质调查项目(编号: DD20190060及DD20190006)联合资助成果。
摘    要:长久以来,中国主要陆块被普遍认为比世界其他陆块开始参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的时间较晚,为新元古代早期。为了探讨此问题,我们选择中国中天山、伊犁及塔里木地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元古代早期(1.0~0.8Ga)的构造变形及岩浆特征。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拉伸线理近平行于造山带方向,反映了后造山陆内走滑剪切过程。1.0~0.8Ga的岩浆岩皆为较小规模花岗岩,未见基性包体,矿物组合中基本无角闪石,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特征,并含有大量捕获老锆石,说明古老基底或重熔地壳的显著参与。岩石源区主要为重熔基性下地壳,在构造背景判别图上基本落在后造山环境。锆石Ti及全岩Zr温度计算结果显示这些岩体的结晶温度普遍偏高,约800℃。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我们认为:①在新元古代原塔里木陆块(包括早期中天山、伊犁及塔里木地块)已经位于罗迪尼亚超大陆内部,1.0~0.8Ga变形及岩浆记录皆反映了原塔里木陆块与其它陆块碰撞后的构造事件;②由于超大陆聚合后的热毯效应使得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结晶温度偏高;③中天山、伊犁及现今塔里木地块最初参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的时间应早于新元古代(1.0Ga)。

关 键 词:新元古代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中天山  伊犁  塔里木
收稿时间:2019/7/6 0:00:00
修稿时间:2019/8/3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