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冲能吸能平衡效应的冲击地压巷道分级支护研究
引用本文:高明仕,俞鑫,徐东,贺永亮,赵世帆.基于冲能吸能平衡效应的冲击地压巷道分级支护研究[J].岩土力学,2024(1):38-48.
作者姓名:高明仕  俞鑫  徐东  贺永亮  赵世帆
作者单位:1.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矿业大学冲击岩爆巷道支护研究中心;4.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5. 太原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6404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No.KYCX21_2364)~~;
摘    要:冲击地压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动力灾害,主要是由积聚在煤岩中的弹性变形能突然急剧释放造成的,约90%发生在巷道中。巷道冲击破坏不仅与冲击能量直接相关,还与冲击距离远近紧密相关,提出能距比的概念,即冲击震源释放能量与其至巷道距离的比值。根据冲击地压动静载叠加机制和冲能吸能平衡理论,综合考虑冲击震源能距比量级、巷道破坏程度、支护构件吸能、弱结构吸能等特性,建立了巷道围岩冲击矿震稳定性控制模型,分析了冲能、吸能的构成和计算过程,搭建了冲击地压能级与巷道支护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四高锚网+”为主导技术的煤矿巷道防冲抗震支护体系。根据能距比量级大小,将冲击地压巷道支护安全可靠性分为P1~P4级别,分级对应采取不同支护强度的“四高锚网+”组合支护技术。“四高”锚网支护可对应能距比为102量级的无冲击巷道,“四高锚网+1”(O型钢棚、吸能防冲单元架、围岩弱结构)对应能距比为103量级的冲击地压,“四高锚网+2”对应能距比为104量级的冲击地压,“四高锚网+3”对应能距比为105量级的冲击地压,10

关 键 词:冲击地压  巷道围岩控制  冲能吸能平衡  能距比  分级支护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