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壤砷污染特点与植物修复探讨
引用本文:宋书巧,周永章,周兴,吴欢.土壤砷污染特点与植物修复探讨[J].热带地理,2004,24(1):6-9.
作者姓名:宋书巧  周永章  周兴  吴欢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3.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007022";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桂科攻0143040";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02C32301);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人司2001(39)];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0055815)
摘    要:土壤砷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植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利用植物治理土壤污染的一种“绿色技术”。土壤中砷主要以无机态的形式存在,并主要为Al、Fe、Ca等所吸附而产生共沉淀,水溶态的砷含量一般小于总砷的5%。砷污染区的植物砷含量一般高于非污染区,具有耐贫瘠、耐干旱且地带性不是很强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已发现3种超富集砷的植物。根据野外调查与分析,利用超富集植物治理土壤轻度砷污染是可行的。

关 键 词: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大厂矿区  土壤污染
文章编号:1001-5221(2004)01-0006-04
修稿时间:2003年3月14日

ARSENIC CONTAMINATION IN SOILS AND ITS PHYTOREMEDIATION
Abstract:
Keywords:Arsenic  Phytoremediation  Hyperaccumulator  Dachang mining district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