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诱发前震”的物理机制和前兆意义
引用本文:赵根模,刘喜兰.“诱发前震”的物理机制和前兆意义[J].中国地震,1987(Z1).
作者姓名:赵根模  刘喜兰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震局 (赵根模),天津市地震局(刘喜兰)
摘    要:大地震的发生是一种地壳突发性运动,局部地壳的突然卸载对区域应力场有很大影响,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透视地壳应力场状况的良好机会。大地震A的突发性应变扰动使另一个孕震断层B趋于不稳定状态,使B附近原来较平静的背景上迅速地发生小地震F,后者可以指示未来大地震B的位置,称之为“诱发前震”。利用这种现象进行预报的方法称为“A—F—B”图象。我国大陆的华北、西南、新疆及长江下游地区的主要地震带都发现有这种图象。经统计检验表明,一个地区出现诱发前震时,该地发生强震的概率比背景概率要大十几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