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龙江流域河流纵剖面与基岩侵蚀模型特征
引用本文: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白龙江流域河流纵剖面与基岩侵蚀模型特征[J].山地学报,2015(2):183-190.
作者姓名:常直杨  王建  白世彪  张志刚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10)~~
摘    要:构造地形指标的发展对于构造运动的量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白龙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与西秦岭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对该流域地貌是否处于构造隆升与河流侵蚀的均衡状态,以及内部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如何等问题尚缺乏细致研究。基于Arcgis9.3与ASTERGDEM数据,提取了白龙江流域32条支流的纵剖面,拟合其最佳函数形态,并利用基岩侵蚀模型提取了各个支流的标准化陡峭指数、凹曲度及拟合系数值,来揭示白龙江流域河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河流拟合函数以指数函数为主,河流大多发育处于侵蚀作用强烈阶段;中上游地区标准化河流陡峭指数值较下游地区偏大,凹曲度值和拟合系数中上游较下游值偏小,反映了白龙江流域中上游与下游构造活动强度的差异性;32条支流的凹曲度大部分小于均衡状态经验平均凹曲度值(0.49),表明白龙江流域地貌形态发育大部分还没有达到均衡阶段。

关 键 词:白龙江  构造运动  河流纵剖面  基岩侵蚀模型  陡峭指数  凹曲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