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佛子冲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
引用本文:付伟,柴明春,杨启军,韦龙明,黄小荣,冯经平.广西佛子冲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J].岩石学报,2013,29(12):4136-4150.
作者姓名:付伟  柴明春  杨启军  韦龙明  黄小荣  冯经平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国家基础研究重点规划项目(2012CB41670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10205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AA053187)和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1-031-20、12-071-20)联合资助
摘    要:佛子冲矿床发育在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境内,是近年来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本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重点提取了佛子冲矿床古益矿区深部矿段的成因信息。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早期硫化物阶段(阶段I)出现含子矿物型、CO2-H2O型及H2O型包裹体类型组合,而主成矿阶段(阶段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阶段Ⅲ)则变化为相对单一的H2O型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表现出从成矿作用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H、O同位素(δD值介于-59‰~-41‰,δ18OH2O值介于-5.47‰~4.00‰)和流体包裹体成分指示,初始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岩浆分异热液,但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天水热液的掺入比例显著增大。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于2.3‰~4.3‰,指示矿化剂S主要来自于矿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体系。矿石铅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92~18.794,207Pb/204Pb比值为15.648~15.864,208Pb/204Pb比值为38.909~39.580,数据分布呈线性趋势,且正好落入岩浆铅和地层铅之间,构成一条混合线,它指示了成矿物质可能具有岩浆源和地层源的混合属性。野外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证据都表明,佛子冲矿床的发育与燕山晚期(106Ma)的花岗斑岩侵入事件密切相关,该期岩浆作用在矿区内导致了强烈的热液流体活动并产生了显著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效应。河三和古益两个矿区的矿化类型有所不同,前者代表了产在斑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而后者代表了远离斑岩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二者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以Pb-Zn为主矿种的岩浆热液流体成矿系统。

关 键 词:成矿流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  钦杭成矿带  佛子冲
收稿时间:2013/8/12 0:00:00
修稿时间:2013/11/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