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流变边界层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热/地震岩石圈底界差异的意义
引用本文:何丽娟.流变边界层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热/地震岩石圈底界差异的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4(1).
作者姓名:何丽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114202)资助
摘    要:二维热传导/对流数值模型显示,纯传导的固体岩石圈与纯对流的流体软流圈之间存在一过渡层,即流变边界层,其间传导与对流共同作用来传递热量.流变边界层厚度主要由软流圈黏性系数(η)控制,而受固体岩石圈厚度及热状态影响很小.随着η从1×1021Pa·s降低至1×1019Pa·s,流变边界层也随之减薄,流变边界层的厚度与lg(η)成正比.流变边界层的存在是造成热岩石圈与地震岩石圈厚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全球典型克拉通岩石圈的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岩石圈厚度普遍大于热岩石圈厚度,二者的差异多数在70~90km,很好地验证了流变边界层的存在.研究发现二者的差异在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逐渐减小:由西部鄂尔多斯的约80km减少至渤海湾盆地的约20km.反映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下部流变边界层厚度自西向东减薄,意味着软流圈黏性系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这可能与中生代太平洋俯冲脱水形成的低黏大地幔楔有关,从一侧面印证了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影响.

关 键 词:流变边界层  热岩石圈  地震岩石圈  软流圈黏性系数  华北克拉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