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红岭岩体型钨矿床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的活动性研究
引用本文:吴剑.广东红岭岩体型钨矿床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的活动性研究[J].矿产与地质,2018(1).
作者姓名:吴剑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二队
摘    要:以广东红岭岩体型钨矿床近矿的蚀变黑云母花岗岩及远离矿区的未蚀变黑云母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等浓度线法对比两者元素含量差异,以确定矿床成矿过程中元素的活动性。结果表明:在热液蚀变后的岩石相对于原岩强烈富集Mo、Cu、Re、Cd、Ni、Sc、P2O5,较富集Ce、Pr、V、Nd、La、Co、TiO2、Zn、Gd、CaO、Sb、Th、Sm;强烈亏损Lu、Fe2O3、Yb、Tm、Be、Er、Ho、Y、Dy,较亏损Ta、Li、Tb、W、Pb、In、Cs。不活动组分为:Al2O3、FeO、Tl、U、Nb、Hf。通过改进的方法得到的不活动组分与传统的经验认识有一定的差别。Fe2O3强烈亏损可能是由于云英岩化导致的褪色蚀变作用,岩石中的黑云母蚀变成白云母或绢云母,为石英脉型黑钨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较富集CaO可能是由于本矿床热液成矿主要形成的是白钨矿,热液在形成白钨矿化后还有CaO的残留,因此在矿床的上部形成较微弱的Ca富集。强烈富集Mo、Cu等成矿元素,说明在成矿热液过程中受到了富含Mo、Cu金属元素的热液的影响;相对亏损W,反映了在热液过程中W被萃取。因此在化探异常上寻找具有Mo、Cu高异常、W高背景中的局部负异常的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部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