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北大洪山岩浆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董云鹏,张国伟,赵霞,姚安平,柳小明.鄂北大洪山岩浆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3,33(12):1143-1153.
作者姓名:董云鹏  张国伟  赵霞  姚安平  柳小明
作者单位:董云鹏(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张国伟(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赵霞(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姚安平(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柳小明(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9732080、40003003和40234041)和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批准号: 教技司[2000]143)共同资助
摘    要:南秦岭勉略古板块缝合带的东延问题是探讨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关键之一. 最新的研究发现, 在湖北随州南部的土门、周家湾、小阜、源潭等地区断续出露有多个岩浆构造岩片, 总体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于大洪山北缘, 逆冲侵位于三里岗-三阳断裂带中. 主要由辉绿岩、基性-中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凝灰岩组成.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辉绿岩与中-基性熔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均以亏损Nb, Ta, 富集Th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 Rb, Ba)以及高场强元素不分异为特征. 显示其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代表洋盆消减阶段的产物. 现有地质资料限定其形成于石炭纪-中生代初. 综合现有资料分析认为, 南秦岭勉略古洋盆东延达桐柏-大别南缘, 表明该地区存在古洋盆和板块俯冲消减过程.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俯冲作用  勉略古洋盆  大洪山  南秦岭
收稿时间:2002-02-20
修稿时间:2002年2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