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吉林省和龙地区鸡南BIF型铁矿床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作者姓名:任云生  刘小禾  商青青  陈聪  杨群  郝宇杰  孙振明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2.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29802)
摘    要:鸡南铁矿床位于吉林省和龙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兴蒙造山带接壤的龙岗地块北部,是东北地区发现较早的BIF型铁矿床之一。该矿床铁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赋存于鞍山群鸡南组上段中部层位,含矿岩石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为主,为角闪岩相的中低级区域变质岩系;主要矿石类型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和块状磁铁角闪岩型。为确定该矿床含矿建造的原岩、变质时代及构造背景,重点对含矿岩系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微富集重稀土元素;主量元素质量分数与中性-基性岩类基本相似,结合原岩恢复图解,判断其原岩类型为亚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背景;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中,2个较老的锆石测点年龄分别为(2 468±15)和(2 469±9)Ma,代表区内峰期变质年龄(约2 460 Ma),26个锆石测点的测年数据较为集中,加权平均年龄为(2 275±25)Ma,代表区内退变质年龄。通过与国内外典型BIF型铁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区内的鸡南铁矿与官地铁矿同属Algoma型铁矿床。

关 键 词: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含矿建造  构造背景  BIF型铁矿  鸡南铁矿床  和龙地区  
收稿时间:2018-09-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