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四类低温事件致灾因子与基于影响的低温风险时空分布对比研究 |
| |
引用本文: | 汪宁, 谢志清, 高苹, 李昕, 张灵玲, 苗茜. 江苏四类低温事件致灾因子与基于影响的低温风险时空分布对比研究[J]. 气象学报, 2023, 81(1): 110-123. doi: 10.11676/qxxb2023.20220058 |
| |
作者姓名: | 汪宁 谢志清 高苹 李昕 张灵玲 苗茜 |
| |
作者单位: | 1. 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210041;; 2.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南京,21004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8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118、41505052)、江苏省气象局面上项目(KM2022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211396) |
| |
摘 要: | 利用1961—2020年江苏省70个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了4类低温事件(寒潮、霜冻、低温阴雨寡照和冰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4类低温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和综合危险性指标,结合人口、经济(GDP)两类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建立了低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江苏省低温灾害影响人口和GDP的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961—2020年江苏省寒潮、霜冻和低温阴雨寡照事件发生较多,冰冻事件发生较少;研究时段内4种低温事件发生日数呈交替出现或多灾种同期多发的特征,1961—1980年寒潮和霜冻事件发生日均较多,2001—2020年低温阴雨寡照和冰冻事件同期多发。(2)江苏省中、南部寒潮频次较多,年平均累计降温幅度较大;霜冻日数北多南少,极端最低气温北部明显较低;低温阴雨寡照日数从西南到东北递减,南部降水偏多,北部过程平均温度较低;江苏西北、西南地区冰冻日数均较多,与降水空间分布一致。(3)江苏北部为寒潮和霜冻灾害高危险区,霜冻危险性呈纬向带状分布,低温阴雨寡照高危险区域集中在西南部;冰冻高危险区在南部和北部均有出现。低温综合危险性在北部和西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南部较低。(4)低温对人口和GDP的风险等级具有空间差异,由于承灾体的空间非连续性打破了气象条件的连续性分布,导致低温灾害对不同承灾体所产生的可能风险在空间分布上产生差异。
|
关 键 词: | 低温事件 寒潮 阴雨寡照 危险性 风险区划 |
收稿时间: | 2022-04-06 |
修稿时间: | 2022-06-2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